返回
返回
关闭菜单
关闭菜单

看完这些故事,我开始努力画画了。真的!

武汉尚苑画室2018-05-23



3岁那年就被诊断出患有自闭症说话

行动都迟缓于同龄人

这对于毕昌煜的父母来“感觉天都要塌下来了”





虽然他们不愿意接受孩子有自闭症的事实

但他们从来没有轻言放弃。

毕昌煜7岁那年, 

家人带着他到北京接受治疗。

一名老师称, 自闭症孩子爱动,

那就尝试让他画画安静下来。



一开始让毕昌煜画画只是想让他安静下来, 

后来发现他的画有很多自己的理解,

这个时候毕昌煜的父母就开始有意往这方面去引导。

在父亲看来 画画改变了孩子 

一旦拿起画笔 平常坐不住的毕昌煜就像变了一个人

经常一坐就是四五个小时。




毕昌煜对画画的痴迷超过身边人的想象,

画笔成为了他表达自我、通外界的工具。


2012年,毕昌煜与北京圣歌画廊签约,

画作《王妃》被北京中间美术馆收藏。

2013年,央视“向幸福出发”栏目组邀毕昌煜去做节目。




2014年, 

他的画作被选印成服装面料花型, 

受到众多品牌公司的青睐,

迄今已有百万米的面料销售成果。




参加北京大学画展的时候,

周迅一下子喜欢上毕昌煜的画,

主动要求与他合影;





2015年4月, 

他的作品《世外桃源》

在第八届世界自闭症日北京慈善晚宴上, 

拍出5万元的高价。






/






西班牙巴塞罗那的艺术家

——Lita Cabellut

丽塔还是婴儿的时候,就和母亲来到了巴塞罗那。

当时母亲的工作是一名妓女 

可怜的小丽塔生活在这样肮脏的环境里 

别的妓女有时还会给丽塔钱 

让她去买避孕套,香烟,珠宝等





因为没钱去当小偷,

丽塔被人带到了巴塞罗那孤儿院 

在她十二岁的时候 

命运发生转变 她被一个好心的家庭收养





这个家庭对丽塔非常好

 养父还带她去马德里的博物馆感受艺术 

丽塔对绘画产生了深厚的兴趣 

养父不仅送她学习美术 

甚至还请了私人家教。





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她考入了 

阿姆斯特丹的Gerrit Rietveld学院学习艺术。

谁都不曾想过

 一个从没上过学的孩子

 她的作品会在将来 被全世界收藏家追捧。


 

 

 

 

 




/





全名叫:Zuly Sanguino(苏丽·桑吉诺),


多纯洁的名字

但她已经遍体鳞伤

上帝却无暇眷顾这个善良的女孩 

十五岁的夜晚 她遭遇又一次重击,被强奸! 




但是,

她挺下来了……

她出生的那一瞬间 

就被医生判了死刑 

先天性四肢切断综合征 这一生只能呆在床上。




她努力地学着站起来

用头做支点,腿部磨破皮 

血肉模糊也要直起身子 

就这样,苏丽越来越坚强 

再没有什么困难可以吓倒她。




没有双臂苏丽

开始练习用牙齿咬住笔头画画



经过不懈努力 

18岁的她 如愿考入了艺术大学。



苏丽把她心中所有的梦想都画出来 

她在画里跳舞 在画里奔跑。

现在的苏丽已经是一位励志演讲达人 

每一个人听了她的故事都会感动。







/





 

1998年,只上过小学五年级的她 

离开福建南平老家 

先后在福州、广州、深圳、上海打工 那年,

她才15岁。


“觉得自己不是读书的料”,

于是她便提出退学, 

此后学过裁缝、当过保姆。

三十岁时她“流浪”到上海,

为转移生活窘迫的压力, 

她开始画画,画那延续不断、纠结缠绵的线条。





2012年秋天,

汪化从上海坐火车来到北京 她在这座城市几乎不认识任何人 

她先后到798、草场地、宋庄求职, 但因学历低,终无所获

一个偶然的机会

她参观了中央美术学院的图书馆

当即决定无论做什么也要留在这里工作。




一天的时间除了在中央美院食堂工作的三个小时 

其余的时间都交给了画画 

不上班时便从清晨画到深夜 

美院外的某处地下室不足十平米的小屋 

是她的栖身之所 

屋子里有少许从地面上泄下的阳光 

一张床和一张书桌 

占据了屋子的大部分面积 

她就在这张小桌子上完成了数张30米的 线描长卷作品。




后来,在央美学生的引荐下,

她认识了袁运生先生,

袁运生教授在看了她的长卷画作后, 

不由地赞叹道: “很独特,我没见过这样的学生。

她很有才华, 而且这种才华,不是靠专业训练出来的!”





央视九套找她录纪录片《我的生命线》,

这部纪录片还获得了法国阳光纪录片大奖。

 后来《中国梦想秀》联系到她,

播出了她追求梦想的事迹。 

在《中国梦想秀》的舞台,

汪化说出了自己的故事, 却让千万人动容。







/





John Bramblitt的画室

比起一般艺术家的画室昏暗的多

甚至完全不需要光,

因为他根本就,看不见!



11岁时,视力逐渐消失,

色彩就一点一点地在他生命中抽离。

直到那一天,一系列严重的癫痫,

他在医院里醒过来的时候,

医生对他说,对不起,

以后你再也不能看见了。





但即使这样他都没有放弃画画的希望

坚强的他

开始练习用速干颜料在画布上画出线条




他在画好的线条里上色

通过指尖的指引

感觉线条的走向

画下去,永远画下去,

像没有明天那样画下去。




300多幅画

两本画册

在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做演讲

Bramblitt说

比起没有失明之前

他现在能看见的色彩更多了

“没人在乎你不能做什么

他们只在乎,你能做什么



他就这样告诉我们

没有什么可以阻挡你

想走的路

除非你自己放弃了







/






云南大理古城,

总是有一位少年 

背着画板和钢笔穿梭于古城的大街小巷, 

寻找他钟爱的绘画材料

——被人们随手丢弃的包装纸

他就是文抑

一位“文艺拾荒者” 

一个捡捡垃圾,努力画画的人。



文抑将自己的“垃圾画”发到了网上

没想到却引起大量关注与转发。 



很多人给他发留言,

说这是一件特别有意义的事,  

他们也开始去捡一些废纸来画画 

每当这个时候,文抑就感到特别欣慰。



当然 

文抑也是一名圆珠笔画和钢笔淡彩爱好者 

并且钢笔淡彩已经出了一本书。





/





Kim Noble是一位拥有14岁女儿的单身妈妈,

因为小时候受到过虐待而患上了一种极罕见的“多重人格分裂症”,

身上最多时候曾经拥有20个不同的“人格”,

后来渐渐减少并稳定在了12个左右。




在这20年中,

Noble 经常饱受“一人分饰12角”的痛苦折磨,

说起来的话就像一道标准的逻辑学考题。



比如差异巨大的不同人格,

相互几乎毫不交流 一些“人格”

丝毫没有关于其他“人格”的记忆 ,

另一些“人格”不知道自己患有

“多重人格分裂症”, 

还有一些“人格”虽然知道

但却并不接受这一诊断结果。




Noble 给每个人格取的名字,

她再也不消灭自己身上的“人格”,

而是利用名字区分,

更自如地在12个不同的“人格”之间转换角色。




每个不同的“人格”都会按自己的意图和风格

创作出自己的艺术品,

不会受到任何其他“人格”的影响。

于是10个月后,

Noble就举办了自己的第一场画展,

展出了她体内12个“画家”创作出来的不同画作,

并从此在英国艺术界名声大噪。


 


/




他生来没有双臂,

却用一支铅笔惊艳了世人。  

21岁的年纪,

波兰小伙Mariusz Kedzierski 

就凭借精细入微的作品,

斩获威尼斯“全球最佳艺术家”荣誉。



3岁的时候,

字母都还没学,

Mariusz就颤抖着在地板上涂鸦了一只老鹰,

“虽然奶奶现在告诉我,

那时她觉得我画的更像鸽子,

但家人从没跟我说‘你不适合画画’,

反而一直以来给我的都是正面的鼓励




也正因如此, 

他从3岁一直画到12岁,

直到因为过度劳累, 

残臂出现问题需要手术, 

才不得不停止。

但术后没多久, 

他不顾亲人朋友的反对,

因为热爱 再次拿起了画笔。




今年才23岁的他, 

已经交出700多幅作品,

累计作画15000小时。



现在Mariusz的作品,

已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的赞誉,

画迷遍布世界各地,

作品不仅在波兰各地展出,

还受到维也纳、牛津大学等地的邀请,

为他举办个人专场画展。


 

 

 

推荐文章Recommend

校园环境
好的环境,更有效率的学习

返回顶部
logo

|教学立校|教研兴校|管理促校|成绩强校|

校区地址:武汉市洪山区白沙一路18号
联系电话:18571720799 占老师
武汉尚苑画室 鄂ICP备15001867号-1